“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节日,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等。此时,气清景明,天气回暖。清明节会有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的礼俗。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清 明
蔡晓龄
日子也有意境。这个日子从来都跟香条袅袅的清舞分不开。清明的格调是淡灰色的,沉思状的、含着薄雾和露水的剪影落在溪流上,跳跃着涌向前方。
清明的怀念在痛定思痛之上后。大痛已过去,一切是缠绵的,山泉一样冰凉,还含着对未知的好奇,裁剪成无数幅疑问。
寂静的山路变得空前热闹。上坟的队伍在默默移动。没有悲哀,只有静穆。无边的静穆。仇恨者暂时合上了睫毛。空气中多了温柔的东西,多了对他人的同情。
细雨在拂晓已经来过,很快就走了。走的时候不跟任何人打招呼。清明的雨泥泞了千万条路,平时走大路的鞋子,这时都来到了小路上,低着头,赶自己的路,体味着行路的辛苦。偶尔有一两粒迟到的雨点落下来,滋润焦裂的唇,用无言的舞姿,让四月麦田里尖利的麦芒放下屠刀。
今天是会面的日子。与埋在远方的人相会之前,先要与无数的生者相遇。相遇在山路上,喘着粗气,流着热汗,怀着共同的目的。每个行者,都是行在远方的人,每个行者都只到达自己的远方。
在亲人安睡的地方,有人坐下来吸一支烟。今天我们休息,可以想想过去,想想未来。
【作者简介】
蔡晓龄,女,纳西族。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在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至今。北京电影学院访问学者。鲁迅文学院12期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纳西学研究院)研究人员。2022年当选丽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重要著作:《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共同体发展格局研究》
重要论文:《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角色定位及其深化》《文化冲突与文本突围》《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的新生价值点》《盐与荒诞性》《论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品的瓶颈与突破》《是小地方,也是全世界》《文学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自杀解析》《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共同体发展格局素描》《海男诗歌散论》《质变:对可能性的突破》《明代纳西族土司文学回瞻》《小说游戏》《评论三篇》
文学著作:《天边女儿国》《爱不说痛》《飞呀,古鹭坞》《谁能向后飞翔》《丽江三部曲》《季节的舞蹈》《古城在玉龙雪山下》《公民宣科》《跟踪大熊猫的足迹》(译著合著)
影视作品:《戎肯》《幽巷》《云南云》《公民宣科》《党的女儿》《退而不休》《黑白战争》(电视剧)《杜鹃谷》(电影剧本)
歌剧:《桂梅赞》编剧,主要作词
曾担任学校首批学科带头人,省级重点专业语文教育专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