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 云组通【2009】34号 关于开展2009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通知 各州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局,省直各有关部门、各高等院校党委: 2008年,我省开展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对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省委同意,2009年继续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现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2009年全省选聘10000名,各州市、县(市、区)选聘指标根据所辖村委会数一定比例确定下达。(见附表) 二、选聘对象和选聘条件 1、选聘对象。年龄30岁以下(1979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和往届毕业生。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本科以上学历、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人口较少民族毕业生以及自愿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优先选聘。 参加教育、财政、人事、共青团等部门组织到农村基层服务且服务期满、本人自愿的高校毕业生,可作为选聘对象。 2、选聘条件。(1)思想政治素质好,志愿到农村基层工作。(2)组织纪律观强,作风踏实,吃苦耐劳。(3)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4)学习成绩良好,身体健康。 已与用人单位确立用人关系的报考人员须取得单位同意 。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违纪违法或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机关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受处分期间或未满处分期限、正在接受审计机关审计的人员不得报名。 三、选聘方法和步骤 选聘坚持公平、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采取发布公告、网络报名、统一考试、组织考察、体检公示、择优聘用、签订合同、培训上岗的方法步骤进行。 (一)发布公告(4月26日)。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资源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选聘公告。各高校毕业生于2009年4月26日起在云南人事考试网(http://www.ynrsksw.cn)查询信息公告,并通过登陆www.ynrsksw.cn进入云南考试网的论坛查询或咨询。 (二)网络报名(4月26日—5月12日) 1、报名采取网络报名方式进行,不设现场报名。报名网址为云南人事考试网(http://www.ynrsksw.cn)。 2、各高校毕业生于4月26日志5月12日期间登陆云南人事考试网站后按网络提示进行报名,报名人员根据各县(市、区)提供的职位计划选择报名,每个人只能报考一个职位。 3、考生报名后,根据报考者填写的信息,审核部门在网上进行资格审核,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按照报名系统提示和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4、笔试加分规定。此次选聘以下几类人员在笔试成绩中予以加分: (1)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笔试成绩加2分; (2)曾受校级以上“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等表彰的人员,笔试成绩加3分; (3)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等7个人口较少民族,笔试成绩加2分。 以上3项加分可以累加,但每一项里的小项不得累加。加分人员名单在报名结束一周后在上述网站公式,公示期为7天。加分证明材料有各县(市、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县选聘办)在组织考察钱复审。 考生对填表的各项信息承担责任,凡未真实反映自身情况的信息,视为虚假信息,按填报虚假信息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统一考试(5月24日)。笔试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时间为5月24日;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本次考试不指定辅导书)。考试地点设在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考生可就近选择考试地点。 考生笔试成绩于6月10日在上述网站公布。由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省选聘办)根据笔试成绩(含加分)按每个(市、区)职位计划数1︰1.2比例确定进入组织考察的人员。 考试费用参照我省报考公务员的收费标准收取,每人40元。 (四)资格复审(6月20日前)。组织考察之前,有各县(市、区)选聘办对考生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时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党组织关系证明材料、户口册、获奖证书等原件。相关材料与报名信息不符的,视为填报虚假信息,不得参加组织考试,且终身不得参加全国范围内公务员考试和选聘到村任职考试。资格复审过程中出缺的,按照职位笔试成绩依次递补,递补人员由各地进行公示。 (五)组织考察(6月20日—7月15日)。由各县(市、区)选聘办负责组织考察。主要采取面谈、查阅档案、函调了解等方式,了解高校毕业生的思想认识、理想信念、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学习实践能力等综合情况。同等条件下,对本科以上学历、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自愿回原籍的毕业生、人口较少民族毕业生优先选聘。 (六)提出拟聘人选(7月20日前)。各县(市、区)根据组织考察情况,按每个选聘职位1:1的比例确定拟聘人选。拟聘人选报州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七)体检(7月20日一30日)。拟聘人选经州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合格后,由县(市、区)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组织体检。体检按《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 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家庭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报考人员,可凭其所在县(市、区)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证明和低保证(原件),或者凭所在县(市、区)扶贫办(部门)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原件),报县(市、区)选聘办,免除体检费用。 在考试、组织考察过程中,因故放弃选聘导致职位空缺时,按本县(市、区)、州市、全省的顺序,在进入组织考察的人员中进行调剂。因体检不合格出现空缺时,在该选聘职位进入组织考察人员中根据笔试和组织考察的情况顺序递补。 、 (八)公示(8月1日—l0日)。体检合格者由省选聘办统一在上述网站进行公示,同时在县(市、区)辖区范围公示。 . (九)确定选聘人员(8月15目前)。公示期满后,由省选聘办审核确定选聘人员。 (十)签订合同(8月15日一20日)。由各县(市、区)人事部门与选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选聘人员情况及签订合同情况报省选聘办备案。 选聘人员未在规定时间签订合同或签订合同后l个月未到岗的,各县(市、区)可按上述规定进行递补或调剂。递补和生源调剂截止的时间为2009年9月30日。 (十一)培训上岗(8月20日一31日)。以州市为单位统一对选聘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不低于7天。 四、选聘人员政策待遇和保障 聘用人员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按人均每年l.5万元的标准发放工作、生活补贴,以及参加养老社会保险,购买医疗、人生意外保险。此外,按每人2000元发放一次性安装费。 2.从2010年起县(市、区)乡(镇)两级党政机关当年的公务员招录岗位,主要用于任职满2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县(市、区)乡(镇)所属事业单位每年招考工作人员时,主要面向任职期满2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 3.在村任职2年后,报考我省党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除享受适当放宽报名条件等限制以外,任职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笔试成绩加3分,满三年及以上的加5分,其中,受聘到我省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及边境县,任职满2年并经考核合格的笔试成绩加5分,满3年及以上的加10分;被评为县级先进个人的另加3分,州市级先进的另加6分,省部级以上先进的另加9分,多次评为先进的按最高分值计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4.从2010年起,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任职满3年并考核合格的,初试总分加10分。其中,报考省属院校硕士研究生的,任职满2年并考核合格的初试成绩加5分,满3年及以上的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5.在任职2年后,被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的,直接转正定级,在村任职工作时间计算工龄及社会保险缴费年限,按同条件人员确定工资。留任村党委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仍然纳入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名额,可以继续享受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工作生活补贴。 6.聘用人员聘用期满,未续聘用且未被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录用的,2年内继续享受第2、3、4、5条政策。 7.受聘到我省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及边境县聘期考核合格的,享受云办发【2006】11号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规定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8.在村任职期间,选聘人员的户口原则上转至所在县人才服务机构,也可以根据自愿原则,转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地;聘用期满后,根据流向,可在省内合法固定住所、实际工作单位集体户或工作地派出所直管公共户迁移落户,也可转回大学毕业前的户籍所在地。 2008年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适用以上政策待遇。 五、选聘人员任职、管理及聘期 1.任职。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村级群团组织相关职务等。 2.管理及考核。选聘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管理和考核等按聘用合同及《云南省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云厅字【2009】1号)有关规定进行。 3.聘期。选聘人员聘用期为3年。期满后,经双向选择,可继续聘任,联系聘用不超过2个聘期;不再续聘的,引导和鼓励其自主创业或自主择业。 六、财政补贴 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州市、县(市、区)财政共同承担、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通过财政部门专项下拨各地。 七、工作要求 1.选聘工作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牵头负责,具体工作由各级政府人事(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门承办;宣传、教育、财政等选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做好配合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2.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任务重,社会各方高度关注,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各级党委要确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执行选聘程序和条件,严把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入口关”,确保选聘质量。 3.各边境州市在安排选聘计划时,要优先向边境一线行政村倾斜,确保这些地方放在2009年实施全覆盖。 4.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干部监督机构负责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受理选聘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对调查属实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附:云南省2009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指标分配表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09年4月25日 附件 云南省2009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指标分配表
州市 |
县市区 |
村委会 |
选聘指标 |
昆明市 |
小 计 |
1226 |
962(省下达962名,另有自定指 标427名,共选聘1389名) |
五华区 |
11 |
9 |
盘龙区 |
16 |
12 |
官渡区 |
46 |
36 |
西山区 |
35 |
27 |
东川区 |
135 |
110 |
呈贡县 |
29 |
23 |
晋宁县 |
129 |
100 |
富民县 |
73 |
61 |
宜良县 |
133 |
102 |
石林县 |
88 |
68 |
嵩明县 |
106 |
80 |
禄劝县 |
192 |
149 |
寻甸县 |
167 |
130 |
安宁市 |
66 |
55 |
|
小 计 |
1469 |
1142 |
麒麟区 |
79 |
6l |
曲靖市 |
马龙县 |
64 |
50 |
陆良县 |
122 |
95 |
州市 |
县市区 |
村委会 |
选聘指标 |
曲靖市 |
师宗县 |
104 |
81 |
罗平县 |
142 |
110 |
富源县 |
154 |
120 |
会泽县 |
361 |
281 |
沾益县 |
1 12 |
87 |
宣威市 |
331 |
257 |
玉溪市 |
小 计 |
619 |
48l |
红塔区 |
64 |
50 |
江川县 |
69 |
54 |
澄江县 |
36 |
28 |
通海县 |
67 |
52 |
华宁县 |
73 |
57 |
易门县 |
53 |
41 |
峨山县 |
71 |
55 |
新平县 |
116 |
90 |
元江县 |
70 |
54 |
保山市 |
小 计 |
874 |
680 |
隆阳区 |
289 |
225 |
施甸县 |
135 |
105 < .td> |
腾冲县 |
213 |
166 |
龙陵县 |
116 |
90 |
昌宁县 |
12l |
94 |
昭通市 |
小 计 |
1178 |
915 |
昭阳区 |
129 |
100 |
州市 |
县市区 |
村委会 |
选聘指标 |
昭通市 |
鲁甸县 |
80 |
62 |
巧家县 |
179 |
139 |
盐津县 |
78 |
61 |
大关县 |
76 |
59 |
永善县 |
133 |
103 |
绥江县 |
32 |
25 |
镇雄县 |
234 |
182 |
彝良县 |
133 |
103 |
威信县 |
83 |
65 |
水富县 |
2l |
16 |
丽江市 |
小 计 |
412 |
320 |
古城区 |
35 |
27 |
玉龙县 |
97 |
75 |
永胜县 |
139 |
108 |
华坪县 |
55 |
43 |
宁蒗县 |
86 |
67 |
普洱市 |
小 计 |
994 |
774 |
思茅区 |
60 |
47 |
宁洱县 |
85 |
66 |
墨江县 |
164 |
128 |
景东县 |
166 |
129 |
景谷县 |
132 |
103 |
镇沅县 |
109 |
85 |
江城县 |
48 |
37 |
州市 |
县市区 |
村委会 |
选聘指标 |
普洱市 |
孟连县 |
39 |
30 |
澜沧县 |
155 |
121 |
西盟县 |
36 |
28 |
临沧市 |
小 计 |
897 |
697 |
临翔区 |
93 |
72 |
凤庆县 |
183 |
142 |
云 县 |
190 |
148 |
永德县 |
116 |
90 |
镇康县 |
71 |
55 |
双江县 |
72 |
56 |
耿马县 |
82 |
64 |
沧源县 |
90 |
70 |
楚雄州 |
小 计 |
1048 |
816 |
楚雄市 |
143 |
111 |
双柏县 |
82 |
64 |
牟定县 |
84 |
65 |
南华县 |
123 |
96 |
姚安县 |
73 |
57 |
大姚县 |
126 |
98 |
永仁县 |
60 |
47 |
元谋县 |
73 |
57 |
武定县 |
126 |
98 |
禄丰县 |
158 |
123 |
州市 |
县市区 |
村委会 |
选聘指标 |
红河州 |
小 计 |
1177 |
913 |
个旧市 |
79 |
61 |
开远市 |
52 |
40 |
蒙自县 |
84 |
165 |
屏边县 |
76 |
59 |
建水县 |
141 |
110 |
石屏县 |
112 |
87 |
弥勒县 |
130 |
101 |
泸西县 |
8l |
63 |
元阳县 |
133 |
103 |
红河县 |
88 |
68 |
金平县 |
93 |
72 |
绿春县 |
81 |
63 |
河口县 |
27 |
21 |
文山州 |
小 计 |
899 |
699 |
文山县 |
121 |
94 |
砚山县 |
93 |
72 |
西畴县 |
69 |
54 |
麻栗坡县 |
93 |
72 |
马关县 |
120 |
93 |
丘北县 |
95 |
74 |
广南县 |
167 |
130 |
富宁县 |
141 |
110 |
州市 |
县市区 |
村委会 |
选聘指标 |
西双 版纳州 |
小 计 |
220 |
17l |
景洪市 |
83 |
65 |
勐海县 |
85 |
66 |
勐腊县 |
52 |
40 |
大理州 |
小 计 |
1077 |
836 |
大理市 |
111 |
86 |
漾濞县 |
65 |
51 |
祥云县 |
132 |
103 |
宾川县 |
80 |
62 |
弥渡县 |
85 |
66 |
南涧县 |
79 |
6l |
巍山县 |
79 |
61 |
永平县 |
72 |
56 |
云龙县 |
85 |
66 |
洱源县 |
88 |
68 |
剑川县 |
88 |
68 |
鹤庆县 |
1 13 |
88 |
德宏州 |
小 计 |
336 |
261 |
瑞丽市 |
29 |
23 |
潞西市 |
80 |
62 |
梁河县 |
62 |
48 |
盈江县 |
97 |
75 |
陇川县 |
68 |
53 |
州市 |
县市区 |
村委会 |
选聘指标 |
怒江州 |
小 计 |
256 |
198 |
泸水县 |
71 |
55 |
福贡县 |
57 |
44 |
贡山县 |
26 |
20 |
兰坪县 |
102 |
79 |
迪庆州 |
小 计 |
174 |
135 |
香格 里拉县 |
55 |
43 |
德钦县 |
40 |
3l |
维西县 |
79 |
61 |
合计 |
12856 |
10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