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读书日 >> 教师教育学院 >> 正文

漫卷诗书喜欲狂

发布日期:2018-04-16    点击:

作者:李勋阳

在这里用这句诗作为老伊沙新作长篇历史小说《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评题目似乎有些不大合适,但在我被派出去被培训枯燥乏味的骨干教师精品课程期间,偷着空闲在电脑上读完此书,这一句诗却恰恰最能形容我读完此书掩卷深思的切身感受。我甚至在心里一再默念这首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吟诵完毕,不禁击节叫好:杜甫,干得好!才猛然记起我是在赞叹老伊沙这本新作,而不是在赞叹杜老甫的这首诗。不禁再次赞叹:老伊沙,干得好!

可以这么说,我渴盼一睹为快这本小说也快有两年了,两年前即2007年8月,因为亚洲诗人大会的机缘,老伊沙一干人等也来到了云南丽江到了香格里拉,当时他的那本杰作《中国往事》才出版上市不久,他还沉浸在那本书的喜悦之中。因为我对他的写作计划(包括秘密计划)略有知晓,当时就探问他下一部小说将要写什么,他当时就脱口而出,他要写回去,写回古代去,可能与《史记》有关。这一回答让我颇有意外,我以为他接着延续《迷乱》《狂欢》《中国往事》往下写,他说连着那几部,已经让他对写现实题材的小说有了反胃的感觉,先跳回去写上几年吧,至于另外计划的那几部等再过个几年再写云云。既然如此,我还是好奇,心想既然与《史记》有关,难不成会与诸子百家有关,然而我还是猜错了,而在当时他却做天机不可泄露之得意状,说自己也还没考虑清楚。

但这本书并没在当年就开始动笔,实际上那时间《黄金在天上》已经完成大半,而《士为知己者死》的计划是指在这本书之后,他本身想在《黄》出版之后(一如他在安民告示里所说)调整一两个月开始动笔来着-----实际上,在2008年3月他就曾宣布要动笔写这个小说了,但也如他所说,冥冥中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打不开,这一耽搁,就又多延宕了一个月,那时直到去年高高在上俯察人间的大佛在自己的诞日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将以汶川为中心的大半个中国掀了一个个,十万条人命就这样被他那黑色的大佛手按在地下,按进地狱。

在那个黑色五月,他一口气写了《凶手大地》十几首向天地愤怒的诗章,在半个月的震怒里,他坦言自己终于被广大人民上了一课,那许许多多的事迹,其中包括那8位小姐拿出自己卖身的血汗钱捐款多达百万也给予了他强烈的震撼,“位卑未敢忘国”“山河破国在”,他感觉到自己笔端应该担起更大的“道义”------随后他也写了这么一个简单的安民公告,其中就这样说到,“四川大地震给了我主题上的明确指向甚至于行文的基调:我想写出我们祖先‘劣根性’之外的东西,我想看看这个民族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究竟是什么,我肯定不会采用《故事新编》的写法(也不认为那是多么高级的形式),我会把历史写得像现场一样逼真——就是最考验小说家才能的那种写作,一如既往,我会把精彩的故事讲到极致,把人物塑造得让你过目不忘!可以开写了。”,不久这本大小说就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被顺利创作,一直到本人于半个月前看到全文方最终杀青。

正如作者所说,我想写出我们祖先“劣根性”之外的东西------他在寻找中华民族的“正声”,这不禁让笔者本人也弄通透了一件事,在此,本人也因此特别鸣谢他本人-----而他在这个小说里的确做到了,而且完成得十分出色。正如老伊沙本人坦言说过,这个灵感乃是张承志说过的一句了不起的话,大致是说刺客列传就是这个民族的秘史,因此老伊沙想通过对名列《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这五个刺客的文学探讨,寻找民族大声。不得不再次强调,他做到了,做得非常漂亮。

好几次朋友们在谈这个小说的时候------当时大家并未读到全文,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大家都惊异于这个小说的气质,这不天生就只有黑泽明适合来拍一个绝好电影的小说吗------请不要误以为说这个小说气质上更靠近了那日本,恰恰相反,众所周知,日本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至少深受春秋战国乃至汉唐的影响,只是有些东西我们自个流失了,人家却比你传承和扬弃得更好,大家仔细对比和回想,就可以发觉到这个现状------我们古人我们祖先那种豪气干云的气象不见了,日见其小;我们那轻任豪侠的风度不见了,日见其糜;逐渐的,一如大雅久不作,我们大声久未闻,这次却因这莫大的天灾而听闻一次,又如何悲惨。在这个小说里,理想主义者的伊沙,拨开历史的睫毛,抚开历史的尘埃,为我们再寻民族之大音,哪怕是现世代,已经但悲大音稀!

也正如作者自己强调,“我会把历史写得像现场一样逼真——就是最考验小说家才能的那种写作,一如既往,我会把精彩的故事讲到极致,把人物塑造得让你过目不忘!”,他也是如此出色地完成了,五千字的《刺客列传》被他成功演绎成一个近25万字的长篇小说(说句题外,这个字数在我看来也很合适,适合你出差旅行时随手带的一个薄册子,在飞机或火车上的两三个困顿的小时里就可以酣畅淋漓地读完-----另外,在老伊沙近几年的长篇里这是篇幅最短的,但却最为厚重,一点也不让于那三四十万字的大杰作《中国往事》,浑厚有力,我说的是力量、穿透力------因薄而厚!),而五大刺客个个跃然纸上,如在你眼前腾挪跌宕或豪侠奔放------反回来说,一个小说,你的人物都没立起来,还想让一个小说立起来吗------而老伊沙的人物不禁立起来了,这个小说也立起来了。这里不再赘引细节,实则是一道饕餮大餐,还是自我咀嚼为妙。尤其是《刺客列传》里被核心描写的荆轲被伊沙妙笔生花为一个饱读经籍酷爱沉吟诗歌的刺客,说是个书生也不为过,作者本人在塑造这一人物的过程中不无激动地写出《活成诗》这一千字文,其固与事无成,但其身上却有大音悲鸣,更为神来之笔的是,本可一刺而中,但作者却如此写到,“当此之时,大事已无不成之理,但是他的下一个动作却令人费解:他并未去刺而是用匕首柄把去揕秦王,秦王当胸被狠狠地揕了一下”,也许读到这里,读者不免心急火燎地要骂荆轲慌乱优柔,要不然的话,中国的历史就不是这样了云云-----但这里,却恰恰与我则心有戚戚焉,大音我先闻!而诸如此类,这本小说多不胜举,惟有一睹为快。

时下,有人或说什么历史小说潮流,或说什么历史小说年,全与这本小说没什么关系,要么如二月河唐浩明之流接着唱谱牒或着就是歌德派,要么如当年明月赫连勃勃大王之流演绎点王朝八卦,而后者的开山之祖《万历十五年》尚且有轻薄之嫌,更惶惑等而下之的那些。而笔者先前对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向来以为有逃避现实和投机取巧之嫌,而老伊纱的这个小说告诉我,没问题,关键还是看你怎么创作的问题-----由此而更加固执的认为,哪怕是历史题材,也应该直指的是现实和现代,要有的是穿透力,一则所谓对历史的干预,再则还是背后那句话,民族的正声-----这不就是一本充满强大现实的现代小说吗,不正对应了去年今日!我从这个小说里听到了这个声音,从我的秦地从我的千年之前如同黄钟大吕一般从钟鼓楼遥遥传来,震撼我的耳鼓,激荡我的心魄。

上一条: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读后 下一条:2015级汉语言文学班世界读书日简报

关闭